首页 > 关节炎临床试验

STTT:陈红胡宝洋团队发布首个人胚干细胞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试验结果

admin 关节炎临床试验 2023-11-10 11:20:15 关节炎临床试验

  STTT:陈红胡宝洋团队发布首个人胚干细胞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试验结果,是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具有吸收震荡、保持膝关节稳定性和传递负荷等重要作用。是膝关节第二常见的损伤,保守估计我国约有1亿患者。然而,由于血管化差,半月板损伤后的愈合能力很小。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干预和糖皮质激素注射等,效果都不理想。

  大多数半月板损伤患者最终接受骨科手术,但由于骨关节炎(OA)的担忧,半月板切除术患者的长期预后仍有疑问。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应尽可能修复和保留半月板组织,而不是直接切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FDA批准的药物能够真正有效地修复半月板损伤。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创新的半月板修复治疗策略。

  这项1期剂量递增临床试验,在全世界首次证实了人胚干细胞(hESC) 来源的免疫及基质调节细胞(IMRC) 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安全性及初步有效性,并进一步揭示了该干细胞修复半月板软骨的重要分子机制,为临床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手段。

  干细胞再生疗法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一种新兴且有前景的选择。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具有自我更新和软骨组织分化能力的多能细胞。MSC修复受损半月板的一种可能机制与MSC分化为软骨细胞和纤维基质的潜力有关,另一种更关键的方式是通过旁分泌途径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促进半月板愈合。然而,调控半月板再生的细胞因子和相应信号通路仍不清楚。

  之前有研究评估了异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潜力。这些研究提示了原代MSC对半月板再生的有益作用。然而,这些临床试验中使用的原代MSC来源于脐带、骨髓或脂肪组织。 它们存在非常明显的限制,包括供体和组织异质性、细胞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足,以及自我更新潜力和寿命受限,这阻碍了它们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该研究团队将胚胎干细胞(ESC)定向诱导为间充质样细胞,其具有 与成体MSC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而且来源稳定、均一性好、无致瘤性,可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同时,该细胞在体外展示出极强的免疫调节能力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功能关节炎临床试验,超过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免疫及基质调节细胞(Immunity-and-matrix-regulatory cells,简称IMRC)。

  IMRC干细胞结合了胚胎干细胞(ESC)和成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优点,次钱的研究显示,体内注射IMRC能够抑制急性肺损伤后的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改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知能力,预防慢性脑低灌注诱导的白质损伤和认知障碍,改善骨关节炎进展等等。但尚不清楚IMRC是否在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中具有类似的治疗效果。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在首现在半月板缺损兔子中观察到IMRC植入后的内源性纤维软骨再生,并在食蟹猴中进行额外的安全性检测后,开启了全球首例人胚干细胞来源的IMRC干细胞(hESC-derived-IMRC) 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1期临床研究。这也是第一次在人类中对半月板损伤进行1期临床研究。

  在这项18名半月板损伤患者参与的剂量递增的1期临床试验 (NCT03839238) 中,研究团队发现,患者关节内注射IMRC干细胞后12个月内是安全的。此外,半月板修复的磁共振成像(MRI)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有效结果表明,5×10 7 个IMRC干细胞是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最佳选择。

  总的来说,该研究首次报告了使用IMRC干细胞治疗半月板损伤的1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IMRC干细胞旁分泌的具有免疫调节和促再生作用的细胞因子,是细胞发挥修复半月板软骨的主要途径。关节内注射IMRC干细胞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软骨再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zhuanqianla.cn/diguojianzhan/2023-11-10/49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群康招募)

统计代码 | 京ICP1234567-2号

Powered By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

使用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

感谢山东群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